又到年末,在大家忙得暈頭轉向時,貨代騙子也趕腳來“沖業績”,湊年關的熱鬧。收集整理了以下信息,請各外貿、貨代同行友人們多加小心,注意風險防范!
騙子的套路
總體感覺:屬于非常規事件,來路不明的人聯系上門,委托一票大貨或者看起來利潤可觀或者提供能大幅節約成本的業務,就像憑空掉下的大餡餅!
1. 騙子公司和國外收貨人、國外貨代等聯系,以遠遠低于市場的運費價格攬貨。貨物成功被騙出口后,馬上坐地起價,讓國外客人付高額費用后,才放單放貨。
2. 騙子公司以低價吸引外貿企業,促成首次合作,但合作前外貿企業沒有對騙子公司做詳細的了解,對其提供的信息也沒有甄別能力就把貨交給人家。
3. 騙子公司針對外地同行,報低價攬貨,在一些文件上(如入貨通知),用小字體注明非常規收費項目,利用大家只關注海運費和一般RMB費用的習慣,高額收取贖單費。
4. 騙子公司針對貨代同行,以一貨多委托為手段、串通訂艙代理,騙取墊付運費(有的自己聯系船公司完成出貨,通過扣住提單的方式,要求被騙公司付款贖單;有的甚至跳過船公司,找另一家貨代出運,用假的電放信騙取運費和本地費用后消失。)。
騙子的特點
1. 先熱后冷。積極催促訂艙,裝貨后安靜下來。
2. 文件不正式。入貨通知沒有顯示任何公司抬頭,電話,地址。
3. 對外的聯系方式簡單,地址含糊。
4. 不著急支付費用,用各種戰術拖延付款,直到他收到客人的運費。
5. 騙子用不同的公司名稱于不同環節。如:聯系的公司名,訂艙的公司名,付港雜的公司名,出提單的公司名各不相同(一般收港雜的公司就是騙子聯系的訂艙的公司,也有很多訂艙公司不知道他是騙子,直到拿不到海運費才知道)。
6. 聯系溝通不順暢。手機不接,座機總沒人接或者不同,也沒同事,一人扮演幾個角色;或者除了一個網上或郵箱聯系方式,根本找不到人。只有他聯系你,否則你根本找不到他。
7. 騙子善于偽裝。有的假借正規公司身份行騙,有的是正規注冊的貨代公司,且具有合法經營的身份,難辨真偽。
8. 有的存在較久的失信行為。
騙子仍在江湖
法律上沒有有效的管控,而騙子不斷換“馬甲”,追償的路困難重重,需要花費的時間、精力成本高,大部分被騙的客戶基本上都放棄了追償,讓部分成功騙到錢的騙子越發猖狂,繼續逍遙法外。
防范建議
1. 控制風險環節前置。對不熟悉的合作方,合作前一定要用各種方式核實合作方的情況,如核實工商登記的資質信息、公司規模和知名度,上網搜索是否有負面的信息,打座機電話及上門拜訪確認等。
2. 高度警覺運價過高或過低的情形。遇到可疑事件,第一時間反饋給公司負責人。
3. 合作前,雙方簽訂合同,謹慎選擇合作方式。
4. 盡量不以賒賬方式收取運費。如果一定要給予對方一定賬期,盡可能上門去拜訪,了解客戶情況后再衡量是否賒賬;并約定合理限額,避免產生巨額應收賬款。
5. 一旦應收款項發生逾期,立即停止墊付行為。
6. 在發現可能無法收回應收賬款時,應及時采取法律措施。對涉嫌詐騙的,向公安機關報案。
7. 完善內部工作流程。
8. 定期組織法律風險的培訓,強化并提升防范風險的意識。
9. 在物流行業圈曝光騙子公司,向大家預警,共同抵制并樹立誠實守信的行業規范。
【來源:搜狐新聞,搜航網,福步外貿論壇,阿里巴巴外貿圈】